索引號: 005981960/202109-00013 組配分類: 政府文件
發布機構: 縣政府辦公室 主題分類: 婦女兒童  三農  投資者  企業  公民  DOC  老年  中年  青少年  嬰幼兒  城鄉建設、環境保護  綜合政務  通知  
名稱: 平輿縣人民政府 關于印發加快推進氣象強縣建設的 實施意見的通知 文號:
生成日期: 2021-09-23 發布日期: 2021-09-23
有效性: 有效
平輿縣人民政府 關于印發加快推進氣象強縣建設的 實施意見的通知
發布時間:2021-09-23 09:18 瀏覽次數:113476 字體:[ ]

平政〔2021〕4號

 平輿縣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加快推進氣象強縣建設的實施意見的通知

各鄉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縣產業集聚區管委會,縣直有關單位:

  《加快推進氣象強縣建設的實施意見》已經縣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抓好貫徹落實。

                                              2021年9月8日

加快推進氣象強縣建設的實施意見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重要講話和關于氣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20〕47號)、《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氣象強省建設的意見》(豫政〔2020〕41號)和《駐馬店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氣象強市建設的實施意見》(駐政〔2021〕5號),全面提升氣象服務保障能力,加快推進氣象強縣建設,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踐行新發展理念,堅持趨利避害并舉和問題、目標、結果導向,以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高水平氣象現代化建設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突出系統集成、協同高效,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做到監測精密、預報精準、服務精細,發揮氣象服務經濟社會發展重要作用,建設氣象強縣,加快推動平輿高質量跨越發展。

二、工作目標

到2025年,基本建成保障有力、技術先進、更加開放、人民滿意、適應平輿高質量發展需要的氣象現代化體系,全縣氣象現代化水平位居全市前列,氣象保障鄉村振興水平全市領先,氣象保障生命安全、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成效顯著。天空地一體化的精密氣象監測行政村(社區)全覆蓋,災害性天氣監測率達到95%以上;無縫隙智能化的精準氣象預報預警重點區域全覆蓋,暴雨等預報準確率比“十三五”時期提高5%;高質量智慧型的精細氣象服務重點領域全覆蓋,預警信息發布到村、戶、人;多功能立體化人工增雨(雪)作業影響面積全覆蓋;應用型開放式科技創新對氣象現代化貢獻率明顯提升,氣象裝備和人才隊伍建設達到全市先進水平。到2035年,全面建成氣象保障鄉村振興、淮河流域生態經濟帶和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基本建成氣象強縣。

三、主要任務

(一)加強現代氣象業務建設,夯實氣象強縣發展基礎。

1.提升氣象監測精密度。發展綜合、智能、協同觀測業務。優化氣象觀測站網布局,開展國家地面站智能觀測設備布設,對區域氣象站老舊設備進行升級。建立縣城區智能氣象觀測系統。完善農業、生態、交通、能源、旅游等專業氣象觀測網。強化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工作。深化社會化氣象觀測應用,推動通信鐵塔、電塔、智能桿等城鎮基礎設施搭載氣象觀測儀器設備,推進物聯網觀測站建設。(縣氣象局、農業農村局、生態環境局、交通運輸局、文廣旅局等部門和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按職責分工負責)

2.提升氣象預報精準度。實施精準化氣象防災減災工程。發展智能網格預報,建設智能網格預報本地化檢驗評估系統,提高氣象預報精準化水平。發展基于影響的預報和基于風險的預警業務。建設智能型、協同性、開放式的氣象綜合分析與預報預測平臺,提高暴雨、強對流等災害性天氣預警水平,預警時間提前45分鐘以上。加強10-45天預測能力建設,提高流域防汛抗旱氣象服務能力。(縣氣象局、應急管理局、水利局、發改委、財政局等部門和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按職責分工負責)

3.提升氣象服務精細度。加快建立和完善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依托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強化氣象、自然資源、應急、水利、交通運輸等部門預警信息共享,健全重大災害預警信息“叫應”機制。開展基于新基建的智慧氣象服務工作。加強媒體、通信運營企業與氣象服務信息發布平臺有機聯動,增強氣象服務信息傳播效果。發展氣象信息服務產業。(縣氣象局、自然資源局、應急管理局、水利局、交通運輸局、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等部門和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按職責分工負責)。

4.提升氣象信息化水平。優化縣鄉兩級氣象信息網絡架構,建設氣象高性能計算系統?;?ldquo;政務云”和智慧城市建設,實現氣象大數據與社會行業間數據的融合,為智能氣象預報和氣象服務提供大數據基礎支撐。升級氣象通信網絡,構建5G+應用場景的新型基礎設施體系,地縣廣域網連接帶寬達到100Mbps,帶寬利用率達到50%。完善氣象信息系統、數據安全實時監測監管平臺等基礎設施。建設全縣氣象網絡監控系統,健全涵蓋氣象信息生成、傳輸、存儲、服務和應用各環節的可視化運維管理平臺。完善信息安全管理體系,加強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工作。(縣氣象局、科工信局、發改委、財政局、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等部門和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健全氣象防災減災體系,筑牢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

1.加強城市氣象災害風險防范。開展新型智慧城市氣象服務。建設城市內澇氣象監測預警系統。開展極端天氣對供水、供電、供氣等安全運行的影響評估工作,建立風險預警聯動工作機制。推進城市街區通風影響評估工作,完成通風廊道規劃設計。加強區域性建設、重大規劃和重點工程項目氣候可行性論證工作。提升重大活動、重大工程氣象保障水平,推動氣象服務與城市精細化治理深度融合。(縣城管局、自然資源局、住建局、氣象局、發改委等部門和各街道辦事處按職責分工負責)

2.加強農村氣象災害風險預警。完成氣象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和區劃工作。健全氣象防災減災體系,將氣象災害防御管理納入鄉鎮政務服務事項清單。完成基層氣象防災減災標準化建設,將氣象防災減災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縣應急管理局、自然資源局、氣象局、水利局、財政局等部門和各鄉鎮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3.加強重點行業氣象災害風險防范。完善公路交通氣象風險預警業務體系。發展氣象水文數值預報技術,建設中小河流洪水和水利水電工程氣象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加強洪汝河治理、縣城區生態水系等重大工程氣象保障工作。將防雷安全納入政府安全生產責任制和考核評價體系。(縣氣象局、交通運輸局、文廣旅局、水利局、應急管理局等部門和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按職責分工負責)

4.加強重點區域氣象災害風險防范。推進山洪和地質災害易發區等重點區域氣象災害風險評估工作,加強災害發生機理和預警技術研究,建立縣鄉聯動的多尺度區域地質災害氣象預警模型。(縣自然資源局、氣象局、水利局、應急管理局、財政局等部門和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提升生態文明氣象保障能力,服務生態平輿建設。

1.提升生態文明氣象保障業務能力。圍繞淮河生態經濟帶布局森林、農田、河流、城市、大氣等多類型生態觀測系統。在“三線一單”(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重點區域建設符合管控要求的生態氣象保障示范工程。開展地方生態審計和生態質量氣象評估工作。建設太陽能、風能等氣候資源監測、評價和預報系統。開展碳達峰、碳中和氣象服務能力建設。加強氣候承載力監測分析評價和風險預警工作。建立綠色GDP氣象評價指標體系,開展縣域生態環境質量評價工作。(縣氣象局、生態環境局、審計局、自然資源局等部門和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按職責分工負責)

2.提升大氣污染防治保障能力。健全大氣邊界層監測預報服務體系。鞏固基于氣象條件的科學精準治污成果,聯合開展污染天氣預報預警工作,推進第三方大氣污染防治效益評估工作。強化環境氣象研判中心能力建設,健全運行機制,開展業務化運行和常態化科研開發,建設大氣污染防治氣象服務保障平臺,提升污染天氣、森林火險預報預警和突發環境事件應急保障能力。(縣氣象局、生態環境局、應急管理局等部門和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強化現代氣象為農服務體系,提升鄉村振興氣象保障能力。

1.增強糧食生產核心區氣象保障能力。圍繞全縣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建設需求,構建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農業氣象觀測站網。實施高標準農田氣象保障提升工程。發展智慧農業氣象服務技術,開展個性化、直通式農業生產全過程服務。加強氣象為農服務隊伍建設,積極培育新型社會化農業氣象服務主體,改進氣象為農服務供給。圍繞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開展新業態農業氣象服務。推進農產品氣候期貨指數應用工作,開展農業巨災保險氣象服務。(縣氣象局、農業農村局、發改委、財政局等部門和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按職責分工負責)

2.做優特色農業氣象服務品牌。開展平輿白芝麻特色農產品氣候品質認定工作,打造“氣候好產品”國家氣候標志品牌。結合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打造高標準特色農業氣象保障先行區。開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氣象服務提升行動。完善氣象為農服務教育培訓體系。實現直通式氣象服務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全覆蓋。(縣氣象局、農業農村局等部門和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加強作業能力建設,推進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高質量發展。

1.提升人工影響天氣現代化水平。融入國家人工影響天氣黃淮平原示范區建設。聚焦人工影響天氣重點作業區域優化探測裝備布局。積極布設云降水地面探測設備,融入“天基—空基—地基”云水資源立體探測系統。推進地面作業裝備自動化、標準化、信息化建設。探索大型無人機等作業新方式。建設智能精準的人工影響天氣業務系統和安全管理平臺。(縣氣象局、發改委、財政局等部門和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按職責分工負責)

2.實施人工影響天氣能力提升工程。推進中部區域人工影響天氣能力等工程,建設完善的人影作業決策指揮系統,實現人影作業需求分析、作業潛力預報、作業條件預警、地面增雨作業指揮、效果評估等功能,提升區域科學指揮調度能力。加強飛機、高炮、火箭等空地一體化人工影響天氣能力建設,提升生態修復與涵養、水庫蓄水、污染防治等生態型人工影響天氣服務能力。積極推進縣城區人工影響天氣作業點標準化建設,提升縣城區大氣污染防治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能力。(縣氣象局、發改委、財政局等部門和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按職責分工負責)

3.健全工作機制和監管體系。健全人工影響天氣工作機構,完善人員隊伍管理體制和保障機制。嚴格落實《地方黨政領導干部安全生產責任制規定》,健全安全投入保障制度。完善部門聯合監管機制,制定安全事故處置應急預案。(縣氣象局、財政局、應急管理局、公安局等部門和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創新協同融合發展,強化氣象強縣建設支撐。

1.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將重大災害性天氣預報預測、生態氣象、農業氣象、人工影響天氣等納入科技研發計劃。利用地方資源,支持氣象系統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將氣象高層次人才納入地方人才工程。(縣財政局、科工信局、教育局、人社局、氣象局等部門和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按職責分工負責)

2.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建設現代農業氣象保障示范區,推進農業與生態氣象綜合實驗基地建設,提升現代農業氣象服務保障能力。實施氣象臺站提質行動,建設美麗氣象臺站。建設高效生態經濟氣象保障示范縣,創建生態環境氣象保障服務示范縣,提升綠色產業氣象保障能力。(縣發改委、財政局、氣象局等部門和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發揮氣象部門和地方政府雙重領導優勢,完善推動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各鄉鎮(街道)、各部門要建立完善工作協調機制,突出解決氣象發展規劃、資金保障、重大項目建設等關鍵問題,確保任務落實。有關部門要按照責任分工,細化政策措施。(縣直有關部門和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強化政策支持。制定《平輿縣“十四五”氣象事業發展規劃》。各鄉鎮(街道)、各部門要將氣象事業發展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推動相關內容列入專項規劃,加強氣象重點工程建設要素保障。按照財政事權與支出責任相匹配要求,建立氣象領域穩定可持續的地方財政投入保障機制。(縣發改委、財政局等部門和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強化開放融合。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氣象重點領域改革。加強氣象核心業務國際交流合作,深化局縣合作,推進氣象與應急管理、農業農村、工業、水利、生態環境、交通運輸、能源、教育、旅游等方面深度融合發展,形成發展合力。(縣直有關部門和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強化法治保障。實施應用氣象技術標準、規范和規程,做好行業服務與監管工作,推進氣象領域執法事項逐步納入綜合執法范圍。(縣氣象局、司法局、市場監管局等部門和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按職責分工負責)

平輿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1年9月8日印發

文件解讀:平輿縣人民政府關于印發 《加快推進氣象強縣建設的實施意見》政策解讀

欧美交换配乱婬粗大|亚洲日韩无线免费观看|国产成人夜色高潮福利影视